迪拜TOKEN2049回顾:人工智能、稳定币,还有什么其他亮点?
本报告由 Tiger Research 撰写,深入分析了 TOKEN 2049 迪拜大会的关键趋势,揭示出稳定币正崛起为关键基础设施,同时加密行业逐步从投机转向实际应用。
在今年的 DeFi 讨论中,行业观点相比往年更加成熟。与其专注于取代传统金融,讨论的重点转向了去中心化系统如何与现有机构形成互补。这也与整个行业向监管参与和机构化采纳的转变趋势相一致。
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对 Solana 生态系统的关注日益增加。尽管在 FTX 崩溃期间遭受了重大打击,Solana 生态系统已成功反弹,目前在舞台上的存在感和技术讨论的热度甚至超过了以太坊。这种生态动态的转变值得密切关注,有可能成为 Layer 1 区块链格局的一个拐点。
整体来看,大会主舞台展现出更加脚踏实地和务实的思维方式。尽管吸引眼球的元素如迷因币和名人亮相依然存在,但它们仅作为次要部分。核心讨论围绕长期增长驱动因素展开,包括监管、金融融合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。
3.4 技术不再是唯一筹码
技术进步与市场采纳之间的差距正在持续扩大。即使是技术能力强大的团队也承认,仅靠持续的研究已不足以吸引市场兴趣。许多技术成熟的协议未能获得用户关注,而一些通过迷因(meme)平台推出的简单迷因币却能持续产生稳定的交易量。
对此,行业参与者正在将重心从研究转向执行。越来越多的努力集中在制定战略性市场进入计划、理解流动性流向、建立交易所关系以及设计用户友好的代币模型上。尽管技术卓越性仍然重要,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分发策略,创造有意义的价值的能力将受到限制。
市场参与者日益担忧短期回报和即时效用正在优先于长期创新。在当前环境中,执行能力胜过潜在能力。市场已经演变成一个仅靠技术无法确保生存的竞争场。
Lightspark – 基于比特币的支付基础设施
前 PayPal 高管 David Marcus 推出了 Spark,这是一种基于比特币闪电网络(Lightning Network)的原生协议。该协议旨在实现高速、低成本的支付,扩展比特币在“价值储存”之外的应用场景。
这些公告与 TOKEN 2049 的主题高度契合。稳定币仍是核心议题,Tether 的合规计划和基于稳定币的 20 亿美元投资案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。基础设施发展也是另一大重点,OKX、Zodia 和 MEXC 等公司在扩展性、托管和模块化架构方面的努力尤为显著。
比特币的功能演变也通过 Lightspark 的 Spark 协议得到了强调,进一步推动了关于比特币更广泛应用潜力的讨论。尽管人工智能在演讲环节中占据重要位置,但在主要公告中却相对不显眼。相反,重点仍放在支付、合规和机构化访问的实际部署上,标志着行业从实验阶段向规模化实施的持续转变。